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3章

第823章

就是这一句话,成功帮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第二件事则是平灭东突厥。

世人皆知平灭东突厥是李靖的功劳,却不知,大唐能够成功灭亡东突厥,张公谨此人的功劳绝对不逊色李靖多少。

贞观三年,颉利可汗率兵南下侵扰大唐灵州,肃州等数州之地,虏掠大唐人口无数。

李世民碍于大唐的国力羸弱,东突厥势大,准备遣使和谈。

这个时候,又是张公谨跳了出来,指着李世民的鼻子怒骂道:“草原都他妈分裂了,颉利又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你他妈怕个鸡毛,硬刚啊,打啊!”

张公谨一共列出六条反攻突厥必胜的理由,李世民遂下定决心,以六路大军反攻突厥。

纵观张公谨的一生,似乎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出名的大规模战役。

但大唐从上到下,却没有人怀疑他名将的威名,原因便在于此。

很多时候,做事的人远比做决定的人更加出名,但这不代表做决定的人就差了。

事实上,关键时候有手腕做出决定的人,不管这个决定是对是错,都已经足以证明了此人的能力,房谋杜断就是最好的例子。

张公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虽然隐于幕后,但李世民这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情,都是他帮助李世民做的决定。

事实证明,他帮助李世民做的这两个决定,直接影响了大唐延续三百年的历史走向。

后世五代时期的史学家刘昫这样评价张公谨:“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刘昫几乎将贞观之治的所有功劳都安在了张公谨身上,如果只是他一个人这样评价,那自然是有失偏颇。

但后世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同样评价他:“无张公谨、尉迟敬德,则太宗不能杀兄;天下之乱,酿成于徼幸功名者之从臾者类然也。”

从后人的评价上来看,张公谨功劳之盛,确实无愧名将之名。

这样一个人突然逝去,对于李世民的打击也不会小。

李让唏嘘了良久,也懒得和纨绔们多说什么,转身回到饭厅,继续陪老婆们吃年夜饭。

张公谨去世了,他再唏嘘也改变不了他身在江南的事实,回去奔丧吊唁是不现实的。

所以,事已至此,不如先吃饭。

李让离去,纨绔们互相面面相觑,忍不住齐齐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