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4章

第314章

尤其以死难者的家属为甚,数之不清的百姓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耶耶,阿娘,你们死得好惨啊~”

“当家的啊,你死得冤啊~”

“我苦命的孩儿啊,我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主家啊。”

“李氏,我和你们拼啦~”

报纸一经发售,便在整个大唐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以陇西为最。

时任渭州刺史的周目在刺史府摊开宣旨写下:“陇西千里地,百万痛哭声。”

十个字,满是血泪。

舆论瞬间倒转,称赞李让大义之声不绝于耳。

当初百姓们骂李让骂得有多狠,此时对他的赞誉就有多高。

崔氏与李氏竖起来大义灭亲的人设,顷刻间就变成了对李让的最高赞誉。

陇西李氏和博陵崔氏在看完报纸之后,也是迅速做出应对。

一边遣出门生子弟辟谣,称此事为无稽之谈,一边召集私兵武装驻守祖宅以作最坏的打算。

但他们辟谣的速度,又怎么可能会赶得上报纸传播的速度。

李让之所以要将时间拖到这么久,一方面是为了让舆论尽情的发酵,另一方面,也是在等报纸被印刷出来。

李世民这个皇帝亲自下场,再加上李让献上的活字印刷术和新式造纸术。

一个半月的时间,足以印刷出百万份报纸。

更不要说此时长安的印刷厂还在源源不断将新印好的报纸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大唐的每一座城市。

最最最重要的是,舆论,是不需要证据的。

百姓们的心中早已蓄满了怒火,而现在,这份怒火终于有了宣泄的对象。

大唐北方的所有大城市都沸腾起来,对于陇西李氏和博陵崔氏的咒骂声不绝于耳。

同一时间,李让和李世民这两个始作俑者,也在一干便衣亲卫的护卫下急速的朝着渭州赶去。

他们必须以最短的时间之内赶到渭州。

因为舆论不是发酵就能达到目的,还需要人为的引导。

陇西李氏终究是传承了千年的大族,就算此时名声跌落到尘埃里,百姓们对李氏的恨意也足够深。

但若是没有人去引导,毫无组织的百姓就算有勇气去找李氏的麻烦,也不过是送人头罢了。

那不是李世民和李让想要看到的局面,因为百姓死的已经够多了。

出了陈仓之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