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1章 合力

澜江市为县级市,澜江地委和行政公署驻地,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城,浩浩荡荡的澜江从城中穿过,这条风景如画的东方多瑙河将澜江城一分为二,澜江大桥为滇西南最重要通道和交通枢纽。

澜江为地区机构驻地,这几年发展极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比起内地城市,少了几分繁华喧闹,多了几分悠闲和恬静。

陆铮倒很喜欢这座城市的氛围,来到地委开会的这两日,叫虎子开车,载着自己在澜江小城很是转了几圈。

难民潮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确认家乡没有战事之后,果邦难民纷纷回国,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事态已经平息。

国内方面,最后也没有追究什么人的责任,停电引发的难民风波被定性为意外,不过经验教训自然要总结,在澜江,省委第一副书记秦良行亲自召开了维护边境稳定的工作会议,在会上,秦良行要求各级部门,务必着眼大局,将中缅边境稳定当做压倒一切的头等工作来抓。

参加会议的除了澜江地区军政干部,尚有部分边境护界员代表。

在澜江宾馆,陆铮和杜小虎住了同一间标准间,住在两人隔壁的,则是来自南坡的两名护界员代表。

这天晚上,陆铮叫杜小虎邀请了其中一位叫罗老培的护界员一起去吃夜宵,因为这两天,在宾馆餐厅都没见到罗老培的身影,后来杜小虎无意中打听到,罗老培家里条件很困难,所以,根本就没有缴集体工作餐用的粮票和钱,虽然粮票和钱最后都可以回县里报销,但罗老培宁可放弃吃工作餐的机会,如此就可以拿到每天3元钱的餐补,这两天,罗老培都在就着咸菜吃从家里带来的竹筒蒸饭。

陆铮来到南坡后,渐渐了解了护界员这个群体,他们并不是法定公务人员,而是边界村寨中的普通边民,在整个滇南,大概有千余名护界员。

在79年国防工作会议后,滇南国界线实行分段管理,每个界段聘请一名界务员,负责宣传外事政策、协助上级处理本辖段的涉外问题等工作。十年来,这些住在边境线上、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在加强边境管理、维护边疆安全、保护边民利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护界员并不属于公职,每年仅仅有少量的补贴,但他们的工作又是极为繁重,除了看护界桩、日常巡逻、栽种维护界树、界林,还要充当边境调解员,因为中缅边境山水相邻,两国村寨之间的耕地,往往便被界线分隔,这边多种进去半分,那边多种过来一分,可能就会酿成大问题,尤其缅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