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陷入群狼的包围之中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朱允炆,并不是因为这个皇太孙身上有多么了不起的治国之才。他只是为了维系帝国的安定局面,是一种无奈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朱元璋的决定对于朱允炆的皇叔、四皇子朱棣来说,无异于沉重一击。他在失望的同时,也在心中埋下了绝地重生的种子。朱允炆刚登上帝位的时候,朱棣并没有想到要去伸手抢夺皇位,他此时寻求的是更为现实的利益,是在帝国的权力海洋中自在地遨游,不受任何束缚。种子发芽需要的是适合的天气条件和土壤,而机会也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朱元璋的决定对于朱允炆来说,无疑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朱允炆在登上千万人求之不得的权力巅峰的同时,也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在强藩林立、虎啸狼嗥的帝国皇族里,他没有修炼成为像朱元璋那样的狼族,而他的皇叔朱棣显然与朱元璋的性格更为接近。朱允炆,更像是大明帝国皇族里的一只羊,而狼与羊的博弈正在前方等着他。如果说朱元璋是一只权力野兽,那么朱棣也完全配得上一只权力头狼的称号。

在清人所修的《明史》中,朱允炆呈现给世人的是这样一番面目:“(建文)帝生颖慧好学,性至孝。”“炆”这个字,有小火慢慢烹煮食物的意思。而这个年青的接班人与他的祖父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历史学家也常用“少见的仁柔皇帝”来形容他。如果我们把皇子皇孙们所生活的大环境看作一所皇家学院,那么朱允炆就是这个学院里遵守校规、成绩优良的“三好学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允炆的父亲、太子朱标从陕西返回南京不久就身染重病。这场病来势凶猛,朱标一病不起。生在帝王之家的朱允炆还是比同龄的孩子早熟,他承担了长子的责任,守候在病榻前精心护理病中的朱标。

朱标死后,朱允炆表现得哀恸不已,数日内滴水不进。这一切被同样沉浸于悲痛之中的朱元璋看在眼里,他是既欣喜又心疼。欣喜的是,自己能够有如此重情重孝的子孙,实乃家国之幸。

朱元璋实在不忍心看到朱允炆过于悲伤,就劝慰自己的孙子:“你对父亲薨逝的悲痛之心,是符合先儒所规定的礼仪的,你也的确是个纯孝之人,但你就一点儿也没有考虑到我吗?”(毁不失性,礼也。尔诚纯孝,独不念朕乎?)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允炆这才从哀痛之中缓过神来。他向朱元璋提出了自己要为父亲朱标服丧三年的想法。虽然这个想法遭到了朱元璋的断然否决,但是在太子朱标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朱允炆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