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国考试

动宰执,你们慢慢商量。就算朝廷维持前议,也是没关系的,一切以枢府的意见为准,我全力配合就是。”

这口锅一甩出来,韩琦接个正着,顿时傻了。

让地方举贤良,鬼知道一群老头里边夹着一个十四岁的“贤良”!

再仔细看了举荐理由,特么这个十四岁的,竟然是最贤良的那个!

地方奏报,无可挑剔!

你说你这么小,没事儿急着在地方上搞那么多事情干嘛?

你说你这么小,没事儿急着出来科考干嘛?

科考就科考,偏偏他还一甲高中!

你说你这么小,没事儿考这么好干吗?!

老王也是,没事儿把这娃的卷子给拎出来干吗?!

其实维持前议也不是不可以,个人歧视的小问题,韩琦不怕别人戳脊梁骨。

职务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碗水端不平也正常嘛。

关键在重复授职!这是将朝廷选官制度视同儿戏,闹了这么大笑话,御史言官们可没一个是吃素的!

因此苏油提出的解决办法——为国考试,还真成了化解这道难题的唯一解法。

制科还有几个月,让这娃天天去将作监签到打酱油,这就算是有了工作履历。

然后报名参加制科,这是符合流程的,名正言顺,官员的正常升迁捷径嘛。

官员考制科,品级有点小要求,可这娃是探花,品级本来就高,早过了坎了。

虽然国朝从来没有哪个探花闲得蛋疼了来考制科——要知道万一失败,对声名的影响那是很大的——但是制度也没有规定说一甲三魁不能考不是?

这也可以强行理解为人家探花郎上进,想通过这种方式换工种对不?

苏油提出参加这次考试,还真是实心体恤朝廷——因为他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不报考,对苏油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污水哗啦哗啦泼下来,都在朝廷身上,他不但沾不着一点,还要落得朝野一致的同情。

万一他考上了,得到的好处也只是职务上的小小提升,相比于外官转京官这种大跳跃,可以忽略不计。

黄榜三魁,除授本来就是实打实的京官好不好?

十四岁的探花郎,就算从此天天打酱油摸鱼,几十年后都能位列公卿好不好?

韩琦在心中过了一遍苏油提出这个解决方案,没有大毛病。

所以接下来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