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视

因为是夷人,苏元贞会好几门外语,夷人蕃人的话都会讲。

西夏青唐的佛学,深受二林祖庙的影响,西夏人的祖宗,就是从二林一带迁徙出去的。

对理学儒学的精通,让苏元贞和当地河西诸儒学派交流也不成问题。

出身眉山,理工也不赖。

蕃人重贵种,苏元贞身份也厉害,夏人祖地老头人的儿子。

而且风度姿容都是上上,当年无咎公子的风采,可是引得京中富贵人家女眷躲马车里追着看的。

还有两支西北的决定性武力,囤安控鹤两军,苏无咎的影响力也巨大。

应当说朝廷将苏元贞安排在宁夏,堪称最佳人选。

而刘正夫的任命,也是众望所归。

作为曾经的太学领袖,刘正夫有“小范仲淹”之称,慷慨激昂,以天下为己任。

还是学生就经常在《时报》发表重量级社论,针砭时弊,士林民间,当时已经呼其为“白衣御史”。

这道任命没有任何人反对,除了当事人自己。

韩忠彦弟弟韩纯彦娶孙固的女儿为妻,孙固还挂着同知枢密院事的职衔,也是高滔滔请来坐镇把关的老人。

于是韩忠彦和孙固各以亲嫌乞罢,高滔滔一个都不许。

韩忠彦曾经和傅尧俞、许将论事不合,高滔滔将韩忠彦请辞定性为同事不和。

于是殿中侍御史上官均“弹劾”韩忠彦:“大臣之任,同国休戚,庙堂之上,当务协谐。若悻悻辩论,不顾事体,何以观视百僚!尧俞、将虽有辩论之失,然事皆缘公,望令就职。”

韩忠彦这才不得不同意。

而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大宋的对辽攻略,已经从一处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开始了。

……

三月,苏油在视察完钢铁产业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巡查。

柴油小火轮的屁股后边,又拖了三艘平底宽木船,上面堆满了补给。

四路节度使有朝廷安排的五百亲卫,是高滔滔下诏从京中捧日新军里调拨的,苏油正好利用这次机会,尝试一下“水陆并进”的可能性。

沿黄河而下,一路视察翼州、武邑、阜城、乐寿,抵达沧州。

免除丁税,施行雇役之后,田间的农人明显少了,耕牛和驮马明显多了。

这是元祐刷新后的德政,农人拥有耕牛和驮马的数量,不再作为纳税的依据,这一措施,让相州牛马卖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