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1章 大大的赚

唯一秘密空间,只有研究室内那可怜的一点点地盘。

为了释放压力,徐月通过对讲机同阿娘阿爹远程商议过后,决定对外出售白糖和精盐。

只一下子,就在渔阳郡内造成了轰动。

洁白如雪的细糖霜,一石只要七百徐家筹,折合一斤不到六根徐家筹。

没有一点苦味的精盐,一石只要六百徐家筹,折合一斤五根徐家筹,等于只是徐家庄上一斤米的价格。

白糖价格尚且不论,因为大庆的糖并没有多大产量,多被世家权贵包圆,流落在民间市场的极少,所以售价一直是忽高忽低,任凭卖家开价,买卖市场混乱。

但盐的价格和产量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往日粗盐八百钱一石,折合一斤6.6钱。

流到普通百姓手中,应当是八钱到十钱一斤的价格。

但是,这只是红巾军还没起义之前的价格,现在各地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各地军阀大量炼制钱币,通货膨胀特别厉害。

前几年一斤盐折合约一百钱一斤,到了这两年,一斤已经涨到二三百钱,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也买不到。

渔阳郡还稍好些,邻居渤海郡有盐矿,两郡都在一个军阀管制之下,粗盐还是能买到的,价格也还比较稳定,一百三十钱到一百五十钱之间。

从渤海郡盐矿产出的盐,经由官家批发到私人盐贩子手上,再由盐贩兜售到平常百姓家中,这其中的利润,公孙昊这个曾经的奴隶贩子加私盐贩子表示,大大的赚!

徐月得到家人的支持,把盐和糖一放出去,瞬间就感受到了公孙昊当时的舒爽。

海船运货量很大,两万斤盐和一万斤糖只需要一艘船就能运来,相比起走陆路需要耗费的车马和大量人力,这成本简直不能再低了。

作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源头厂家,数不清的钱币从渔阳四周向着她徐家钱匣投进来,很快徐月就感觉到刚刚才建起来的仓库,又要满仓。

兜售所得二十几万钱,让家中原本还有点紧张的财政瞬间变得宽松起来。

一时间,听到风声特意从外地寻来的商人络绎不绝,短暂带动了一波渔阳县城的GDP。

但可惜的是,他们来晚了,这些糖和盐总量本就不多,早就被渔阳本地世家壕绅们分完了。

不过也不算白来一趟,没能抢到盐和糖,徐家集市上的瓷器、炭、成衣、犁耙等货物,运回去总能赚一点。

只是来了这一趟徐家乌堡,回去后总觉得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