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4章

你会发现在这个时代,基建狂魔已经初见其形了。

《诗经·商颂》曾称赞规模宏大的商朝都城:“商城翼翼,四方之极”,意为整齐壮观的王都是四方的表率。

而殷商都城内外,大道纵横交错,有宽广大道11条,四通八达,其中有整齐石板铺的专供车马行驶的‘马道’,可以直登城墙之上。

除此之外,殷商还有专门同往各地的道路,既宽广,又平坦,道路笔直,十分便利于车马行进,其地位等同于后来的国道。

沿途边上还有一个又一个的驿站,约50里设置一处,每个驿站都是以防御工事的形式打造,并且对过往停留地人,提供住宿和饮食。

一条高速公路加上休息站,等于什么但凡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心里有数。

而且,一条平坦、宽敞、易于车马行进的道路,在战略上的优势也同样明显。

殷商能让八百诸侯国共尊,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在西边,直到某个从公元前9世纪初兴起的文明,花费了数百年的发展强盛起来后,才建起了同样的交通体系,方才有后来广为流传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俗语。

但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时候,在古罗马文明还未诞生前,殷商就做到了,通过完善的陆上交通体系,实现了条条大路通朝歌这个事实。

该说不愧是东亚怪物房中的老牌选手么?!

话题转回。

在伯邑考借由进贡的名义,主动以己为质换取西伯侯自由后,自出朝歌,沿着“马道”行进,不日便已过了孟津,渡了黄河,望渑池大道徐徐而行。

而殷郊殷洪点起三千兵马、备齐干粮,急忙离开朝歌进行追击时,显然从表面上来看已经迟了一步。

当然,日夜兼程、不惜马力的话,倒也不是没有机会,但这样一来,人疲马乏未必能将西伯侯拿住。

但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

要是在正常的世界上,历史到了这里,或许就真是因为人疲马乏追之不及,让西伯侯安然无恙地返回西岐,静儿导致日后牧野之战的出现,倒时哪怕将伯邑考乱刀分尸,掷入鼎中烹成肉汤也无力回天。

可在掺杂入各种神话要素的这个殷商,殷郊殷洪所点的三千兵马可不一般。

其中的人还是凡夫俗子,只不过可以手撕虎豹,以一档十(神话时代的数量单位)。

他们身上的甲胄和兵刃,只是青铜所制,但上边铭刻有各种祭文、巫文,哪怕只是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