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4章 牡蛎

「像牡蛎一样,神秘,自给自足,而且孤独。」

这可能是关于牡蛎最着名的描述之一,这是狄更斯在他的文学巨作「圣诞颂歌」中的内容,强调了牡蛎的神秘性以及其自给自足和孤独的特质。

「第一个吃牡蛎的人,实在够大胆。」这句话的出处则具有一定的争议,美国美食作家费雪在「写给牡蛎的情书」中引用了这句话,并标注为史威夫特「文雅的谈话」。

另外,在莫言的作品中,也有提到狄更斯关于牡蛎的名言警句,「吃牡蛎时,总是会产生诗情画意。」

就这样,关于牡蛎可以就此展开一大篇章。

当然以上都是赞美,欣赏牡蛎的选手,实际上大文豪里也有对牡蛎站反对票的。

契诃夫就曾在小说「牡蛎」里这么写过:

「我不必费力追忆,就能记起一件往事的全部细节。那是阴雨绵绵的秋天的一个傍晚,我和父亲站在莫斯科的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感到一种奇怪的病渐渐控制了我。没有一点疼痛,但两条腿不由得弯下去,要说的话嘎在喉咙口,头无力地歪到一边……

显然,我很快会倒下去,失去知觉。这时如果把我送进医院,医生们一定会在我的病历卡上写上“饥饿”字样——这种病在任何医学教科书里是找不到记载的。」

小说里的父亲是这么描述牡蛎的,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像乌龟一样有壳,而且是两片壳,可以生吃的动物。

这种鲜嫩肥美多汁的海鲜,在当下的社会是一种体现了当时社会两极分化的食物。

契诃夫单凭这小小的两个字‘牡蛎’就将贫富差距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大会儿,一大盘牡蛎端上桌了,一份牡蛎其实也就5个,宋鳞比笑笑实在是搞不懂这些餐厅怎么想的,半打也就6个,一份上5个,让别人怎么均匀分配?

哦,也许吃牡蛎的人应该每人点一份才对。

“开始吃吧。”吴季招呼道。

“好的。”

于是乎,大家都往自己的餐盘里放置上一个冰爽肥美的大牡蛎,去掉半边壳后,鲜嫩肥美的牡蛎肉似乎在冰块上跳动,十分诱人。

宋鳞比拿起一小块柠檬,轻轻地洒上几滴在牡蛎肉上,然后捧起这个厚重的壳子,用叉子将它顺着送进了自己的嘴巴,

慢慢一大口滑进口腔后,冰凉多汁,柔美鲜嫩,在柠檬汁的刺激下牡蛎的咸香味一下子就被提出来了。

闭上嘴巴,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