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零一章 入了档的好物件儿

?”王烁问道:“这话儿也是京里的老话儿了吧?咋就不是好话儿了?”

“你就不读古书,都是给苏联文学西方文学熏陶坏了的人。”刘正匀鄙夷王烁:“这话儿最早是形容京中的绍兴师爷的,这些师爷啊别的不会,就会依附于官员,教唆他们干坏事儿,吸食民脂民膏,为自己挣得偌大家产。”

“是吗?你读古书,有本事儿就说出书名和书里的段落。”王烁反过来鄙夷刘正匀:“大学里讲课,说不出来原文出处,你就等着给学生怼吧!你当过助教的人不知道?”

“呵呵出处还真是给忘了……”

“都中土着,在士族工商以外。有数种人,皆食于官者,曰书吏,世世相袭,以长子孙。起原籍贯以浙绍为多,率拥厚资,起居甚奢。夏必凉棚,院必列瓷缸以养文鱼,排巨盆以栽石榴。无子弟读书,亦必延一西席,以示阔绰。讥者为之联云:‘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其习然也。”

一边周至随口吟诵出一段文章:“《旧京琐记》,作者夏仁虎,江苏江宁人,光绪举人,光绪二十四年来京作御史。写了十卷《旧京琐记》,分别是俗尚、语言、朝流、宫闱、仪制、考试、时变、城厢、市肆、坊曲十卷。是考证记录清末历史制度和首都地名、轶事的重要资料。”

“肘子可以的!”刘正匀拍了拍周至的后背:“肘子很有我在学校当辅导员时候的风范。”

“你可得了吧你!”王烁更加鄙夷了:“再不要脸也不能到这份儿上!”

“肘子这是家学吧?”倒是马爷有些明白周至学问的根基:“我师父他们那辈儿,对古籍才能精熟到这份儿上,听说是家学,六岁论语七岁春秋,二十岁前能够考举的那种。”

“差不多算一半儿,我跟我四表舅,还有我干爹学了一些。”周至笑道:“然后给自己争取了几个老师函授。”

“锦灰堆啊……”马爷带着众人进了一间厢房:“现在愿意学这些的年轻人可太少了……”

“锦灰堆里也有金镶玉啊,未来的就业我倒是一点不担心。”周至笑着应付马爷,紧跟着一眼就落在了室内张画桌之上:“嚯!”

“怎样?没瞎说吧?”马爷爱抚着面前的画桌:“这桌面的格式,故宫里现在都只有一两款!”

这是一张紫檀的画桌,桌高大概八十五厘米,宽七十多厘米,长一米八左右,在画桌里边,也算相当大了。

造型也很特别,桌腿外露,通榫至面,款式明显参考了商周时期青铜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