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57章 桓侯庙

葬、石刻造像等文物就有一百四十五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省级保护单位三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六处。

而且大多都处于淹没线以下,需要抢救性发掘或者迁移。

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张桓侯庙,将实施远距离整体搬迁。

“楼台高倚凤凰山,英烈勋名未易攀。天下三分扶汉室,军中一怒释严颜。蜀江波暖沙鸥浴,楚寒风清战军闲。千古传布能重土,长留香火翠微间。”

张桓侯庙在民间被叫做张飞庙,但是其最早的名称,其实是“显忠庙”。

张飞有“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传说,据说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时,张飞正驻守四川阆中,惊闻噩耗后急令部将在三日之内挂孝出征,为关羽报仇。

部将范疆、张达不能如期复命,又惧张飞虎威,遂趁张飞醉卧之际将其杀害,并取下头颅直奔东吴,将头颅抛入长江。

当天傍晚,一老渔翁在捕鱼时捞起了张飞头颅,还有一罐黄金,梦中受张飞之托,将其头颅葬于云阳县城对岸的飞凤山麓,那罐黄金,就用来邀集穷苦百姓修起了最早的庙宇。

因为张飞大义大勇,历来为百姓敬仰,这个庙修起来以后,每逢农历八月廿八张飞生辰的时候,大家都会纷纷前来举行祭祀和庙会,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与影响,文人雅士到此也纷纷祭奠,留下诗词歌赋,庙宇也一扩再扩,越来越大。

这里也是三峡上一个重要的景点,国家重点保护历史建筑,船行江上,远远就能看到雄踞在江岸的巨崖上的建筑群。

建筑群背负浓荫蔽日,万木葱茏的凤凰山、琵琶山,依山取势,层层迭起,殿宇巍峨,气势恢宏。朱楼碧瓦倒映江流,火珠鸥尾直妆蓝天。

面江庙壁上,清末著名书法家彭聚星手书的“江上风清”四个大字端严肃穆,每个大字都有两米见方,即便在长江对岸,字迹也清晰可见,足见功力。

沿着陡峭的石级一路向上,山水园林与庙祠建筑浑然一体,相互衬托,庙外黄桷梯道、石桥涧流、瀑潭藤萝、临溪茅亭、峻岩古木,秀美清森,幽香阵阵,让人心旷神怡。

进入庙内,则有结义楼、书画廊、正殿、助风阁、望云轩、杜鹃亭、听涛亭等古建筑,布局严谨、层迭错落、独具一格,既有北方建筑雄奇的气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质韵,更有园林点染、竹木掩映、曲径通幽,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不过这样的格局蜀都也很多,小伙伴们都是见过世面的,对这些不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