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种差距,感觉都不讲道理啊!核聚变研究的开端!

拌器,帮助新型颗粒性材料制造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接下来他们继续给王浩讲着实验过程。

杨云和也不断说着,“现在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慢慢研究、不断的改善。”

“一项全新的制造技术,就是要慢慢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制造出来了,说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其他人也只能跟着点头了。

王浩听的就只是笑笑而已,他并没有在意汤云和说什么,就只是继续了解实验方案、各项参与以及实验结果。

等大部分都了解以后,他沉默了好一阵说道,“这样吧,下午你们就再做一下实验,从材料切割开始,一直到制造。”

“我要看一下整个过程……”

这个要求让人感到很意外。

杨云和就惊讶的说道,“王院士,如果是从材料切割开始,一直到生产出来,最少要花费三天时间。”

“三天就三天。”

王浩不在意道,“我来之前就有准备,这次在首都最少要待半个月,下周一还要去科技部门。”

“好吧。”

杨云和和曹东明对视一眼,马上召集其他人准备进行实验。

这一次就是重复上一次实验。

他们已经连续做过很多次实验,实验准备相对简单,到下午的时候,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最开始的准备就是切割材料。

这一部分是由杨云和团队负责的,材料切割好一些要进行几个制造工序,以便实现高温下让材料能更快的溶解。

与此同时,就是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能实现制造出对应电压、磁场以及温度的特殊环境。

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王浩一直都待在操作间里,仔细查看每一个步骤,碰到不太理解的还会询问一下。

这样就能够详细了解整个制造过程。

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实验就已经结束了,他们在容器里成功制造出了颗粒性材料,但冷却后也只得到少量的粉末状材料,大多数还是粘合在一起,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形态。

“成功分离的只是少数。”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搅拌棒上。”杨云和说道,“我们讨论过让扇叶分布更密集,再把中心轴的转速增加一倍,也许就能得到更多的粉末颗粒。”

王浩点头道,“确实和搅拌棒有关。”

他的话音一个转折,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