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灵的文学与佛教

的情形怎样,可是信奉该教的但丁,却离开了《圣经》,大谈特谈其地狱的景况,描写其地狱的惨状,这也许他是受了东方文化—佛教的影响。在中古时候,罗马教皇是最高无上的权威者,他的势力比谁都大,谁也不敢触犯他,各国的王位都要向教皇奉承,甚至做皇帝的要双手捧教皇脚上的马。可是但丁这位先生,却大胆的把教皇活生生的下了地狱,这种思想,颇与佛教的平等思想相吻合。当时中西交通已不如是闭塞,东方文化输入于西方的很多,其中也许有些佛学的东西,传播到那边去,而其受了东方文化的影响,于是便产生了这样的思想。他谈的地狱,与中国所传说的地狱,很有点儿相像,且比中国所传说的还要有系统些,有条理些,而地狱的层次描写得很详尽。犯某些罪的就落于某一层地狱,作奸犯科,不忠不信的人们,固然有上刀山下油锅的一类刑具给他们受,就是不尽忠于宗教的教徒,也有固定的受罪处。地狱之外有一座山,从地狱中悔悟出来的罪犯,就在那座山上修持,背后拴着一块大石,行路的时候,慢慢儿走,地上写着“人要谦卑”的四个字。在这里修行够了日子—经过一百年或五十年不等,就可升天。天的组织,也有其层次的。这一层天住怎样的人,那一层天住怎样的人。讲义气的应该升什么天,行孝顺的应该升什么天,信宗教的应该升什么天,乃至你做了什么好事,就升那一层的天。

在古代的文学里,只谈到人世间的事情,舍了人世间以外,是不谈其他的,这所写的范围非常狭小。到了但丁以后,文人眼光放开了,不但谈人世间事,而且谈到人世间以外的“灵魂”,上说天堂,下说地狱,写作的范围扩大了。这一点,对欧洲文化,实在是个最大的贡献,因为说到“灵魂”自然使人知所恐惧,知所希求。从中世纪一直到今日,西洋文学却离不开灵的生活,这灵的文学就成了欧洲文艺强有力的传统,反观中国的文学,专谈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一部和《神曲》类似的作品,纵或有一二部涉及灵的生活,但也不深刻。我不晓得,中国的作家为什么忽略了这个,怎样不把灵的生活表现出来?

佛教与人世间,可说简直是打成一片的了,北方有名山的地方,一定也就有所宝刹,这种天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混合物,在建筑上雕刻上绘画上的艺术观点说来,处处都给予人们的醒目,处处都值得吾人的称颂。讲到建筑,一定先从佛寺说起,因为教徒们已将人间的一切美都贡献于佛了。巍巍庄严的佛像,堂堂皇皇的殿宇,使人看了,不期然而然的肃然起敬;佛像可以代表中国一部分的绘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