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8章 炮制

手脚麻利,很快便编好了两个竹筐,一个方框。

次日也是李君阁早起,先去湾子大灶那里收蘑菇。

先将蘑菇上下换过,李君阁开始用工兵铲改造灶台。

休整一番看了看灶台,感觉深度够了,广度却差点,于是在之前的灶洞旁边又开了一个灶洞。

然后在灶台周围用铲子划出一个四方,在四方的外围挖出一圈深沟,填上干叶子隔温。

这样整个灶台就有了两个加热床,一个是长宽一米的泥土平台,一个是侧面烟道延伸出去的带坡度的竹床。

将昨天编好的竹框摆放到泥土平台上,周围用湿泥敷稳,李君阁烧起火让泥干结,自己则去脚板石上游一处沙地挑沙子。

将沙子挑回来堆到灶台框子里边刮平,让炭火蒸发掉沙子中的那点残余水分。

做完这一切天已经大亮了,李君阁这才回去做饭。

红菇鸡汤还有一些,李君阁将鸡汤热上,做了个蛋炒饭,从冰箱里取出鮓辣椒焙河虾,挑了一块红豆腐,用萝卜碎丁拌好了水豆豉,阿音也起床了。

吃过早饭,李君阁背上背篓,拿上弓箭,将工兵铲丢背篓里边,和阿音一齐出发。

今天的目的很明确,蔬菜,银杏果。

秋天山里边的叶子蔬菜已经老了,也就水边上有些品种还能吃。

两人也不着急,昨天沿着溪流往上的时候,已经见到了好些。

不过不用着急采摘,等回程的时候再弄不迟。

今天的路线有些不一样,李君阁没有切到山脊上,他在山里方位感极强,只继续沿着溪边上行。

山溪的水质非常清澈,景致也很美,离水不远的好些地方,还开着黄色的野菊花。

忘年号上不缺茶,而且泥湾草丛间野菊多的是,阿音没有多采,只给自己编了一个花环戴在头上。

这条溪流不如李家沟碧峰山那边,随处可以发现沼泽地,有机物不太丰富,除了去年发现的石耙子鱼,螺蚌一类的东西都很少。

不过这种地方一般是山螃蟹,甚至娃娃鱼喜欢的地方,李君阁一路上发现了一些,阿音都将它们拍了下来。

上到一处砂石薄泥为底的水塘边上,李君阁说道:“看来这溪流就这样了,没有适合菖蒲菱角茨菰生长的地方。”

阿音笑道:“无所谓啦,回去路上好吃的也不少啊。野蒜,野葱,水芹,摘耳根……我们都发现了。”

李君阁笑道:“可也别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