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嬷嬷投入赵家, 每日里陪着赵安人说些佛法机锋、因果报应打发度日,她无亲无故,因着年岁渐老,无依无靠, 但这些年身边也攒了几个钱, 常寻思着认一门亲,依傍个养子度日送终。
日子久了, 便和常来赵家的梳头婆子相熟, 两人相谈甚欢, 私交大抵不错,梳头婆子听她有此等心思, 连连道巧,说是自己有一远房侄儿, 幼丧所亲,旁无弟兄, 是酒楼里跑堂的伙计,为人最是忠厚老实, 也时常自艾无长辈可依仗。
后来沈嬷嬷见过那年轻侄儿三四回,为人倒是好, 又娶了一房媳妇, 跟着两个孩儿, 围着她喊嬷嬷, 心中甚是喜欢, 两下一思量,沈嬷嬷认了干儿子, 那伙计认了干娘, 夫妻两人时不时孝敬沈嬷嬷甜酒饭菜, 鞋袜衣裳,沈嬷嬷见这夫妻两人忠厚,一口一个亲娘的喊,心下也喜欢,自此也常往他家去住一两日,补贴一点银子给夫妻两人养家,一来二去,自然是极亲热,就如亲生母子一般。
施少连也偶尔去丹桂街坐坐,半载相处下来,月奴的胆怯好了许多,也敢主动和他说话,学着嘘寒问暖,也和院子里的妈妈姐姐们热络了些,平日里若是家里有客热闹,也能出来献个琵琶语。
风月场里的姑娘就是这样,起初再如何不适,日子久了,心肠冷了,也就见怪不怪,理所当然,若是遇上心慈些的恩客,便是感激知遇之恩,矢志不渝起来。
妈妈常教诲她们,她们陷入火坑,怨不得自己命苦,归根结底就是这些男人的错,莫说妈妈爱钞,姐儿爱俏,若是姐儿有几分骨气,最好是当吸血虫,将这群男人的血都吸的干净,最后踢出门,冷眼看那昔日枕边人凄惨仓皇,才是解气。
偶然这番话被施少连听见,他点点头,含笑对月奴道:“你妈妈说的有理。”
这半载下来,他养着月奴,不让她另外接客,往她屋里添了许多的衣裳首饰,妈妈也高兴,但每回都是他的小厮提前将东西送来,每每这时月奴就知道,她要等着他来。
但也不是回回都来寻欢作乐,若是和其他人来谈事,他说完就走,从不招呼月奴,若是兴致上来,月奴身上再不舒服,也要服侍他一二。施少连其实并不好伺候,虽然看着温和柔情,但他的手段有时极其难堪,似乎就盯着她的某一时刻死命的琢磨,她又不明白他到底想要什么,只觉得施少连喜怒无常,因此也常有些惴惴不安。
反正好的坏的,他倒是都坦坦荡荡的,也无所谓她如何想。
盼盼和娇娇都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