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是在拜见曹琮的第二天启程返回应天府,催促韩琦、去军营调查以及写第一份报告等等,他都没有参与,任由赵仲针独立去完成,有曹家的鼎力帮助,他对军营底层士兵的调研不会有问题,至于第一份报告,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尽,如果赵仲针还写不好,那他也是扶不起的阿斗了。
在调研以及争取朝廷支持的前期活动已经结束,下一步就是要组建班底了。
从现在开始,赵仲针开始进入名义上的主导,他也可以参与,但决定权都在范宁手中,这是赵祯定下的调子,赵仲针毕竟才十二岁,他可以有思想,可以有决心,但在具体做事方面,他还比较稚嫩,必须依靠范宁。
其实曹琮的一个建议很对,对天子、对朝廷有必要称为变法,但在对士兵对普通将领,‘变法’这两个字就太沉重了,会给人增加巨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反感和抵制。
范宁再三斟酌,他决定把新成立的机构叫做京东路厢军整顿司,用后世说法就是改革领导小组,不叫变法,而叫整顿,就像不叫失业,而叫下岗一样,含义一样,措辞不同,将士抵触情绪就会小得多。
然后是一套班子,组长无疑是赵仲针,他出任代天子巡查京东路,组长之位非他莫说,自己任副组长,下面是成员,至少要五个。
王安石是第一个,范宁看了他准备实施的激进变法计划,着实有点头大,当然,王安石自己不认为是激进,而是锐意进取,反正范宁不想任由他折腾,把他拉进来,削弱他的精力。
第二个成员便是鲁春秋,他是安抚使司副使,很了解厢军情况,而且他是京东路厢军中出了名的老好人,在变法小组中不能光用刀子,还得有润滑剂。
第三个是刘楚,范宁需要组员中有弹劾权力御史,刘楚能力出众,调查经验丰富,又是御史出身,关键是自己人,范宁决定把调进整顿司。
第四个成员是应天府厢军都指挥使李翰,他是曹家的人,而且在厢军中资历很深,他可以作为厢军底层将士的联系人。
第五个成员,范宁有点犹豫,他需要一个内部协调人员,按惯例,应该是安抚使司的录事参军杨林比较合适,但范宁感觉他协调能力不行,做事总是抓不住重点,倒是新任司录参军吕惠卿能力十分出众,把他拉进来非常合适。
但范宁又担心应天府的知府、通判和司录参军都进了变法小组,对应天府的政务影响太大,范宁考虑了一路,他初步想了一个方案,还需要吕惠卿本人愿意才行,还要想办法说服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