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雨的毕业典礼在易小海看来就是一场人交流人脉的聚会,除了典礼、颁优秀毕业作品等流程,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后援团之间互换名片等等。
欧美同学之间不打听家庭情况,是保护隐私,但是不代表他们不重视人脉,恰恰相反,欧美的大学生比国内大学生更注意人脉的建立,因此毕业典礼上他们的父母亲人隆重登场,大家通过名片、衣着、气质和谈吐确定对方的家世,富人之间互相认识,穷人想要跟家世显赫的同学拉上关系。
要是在华夏,类似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
因为华夏的学校就是个象牙塔,不会因为谁的家世好巴结对方,许多人都会发现,高中时期的某某某家庭条件好,性格不好、成绩不好在班里没有人喜欢。
未来的同学聚会上,他往往会成为焦点。
在这一点上,易小海还是比较喜欢西方的这种模式的。
华夏社会的学生走上社会竞争力会很差,就是因为他们从学校走上社会,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
明明社会是残酷的,父母和老师偏偏告诉学生,世界是美好的,他们视金钱如粪土,做人讲原则,讲礼仪廉耻,走上社会,只有一个原则就是钱。
两种决然不同的世界观的碰撞,面对赤裸裸的现实,许多人压力很大,需要很长时间的重塑。
如果能父母能早早的告诉他们残酷的现实,循环渐进,也不用受到那么大的冲击。
毕业典礼结束,易小海和李玄雨抱着依依和土豆离开学校,走在路上闲逛。
“没想到毕业典礼会这么隆重,而且大家还要互相交换名片,你是不是也收到很多名片?”
“收到不少。”
“那你给别人名片了吗?”
“没有,就说没有印。”
易小海的名片不会随便给别人,那可是非常珍贵的。
“我的同学都在打听你,想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你怎么说的?”
依依骄傲的昂着头:
“呆地,呆地,我说你是奶爸……”
“……”
李玄雨嗔怪的瞪了易小海一眼:
“是不是你让依依这个臭丫头告诉别人,你是洗盘子的?!”
“哈哈哈,依依这个小坏蛋竟然出卖呆地。”
易小海用胡须蹭依依的小脸蛋,依依咯咯咯的不停躲闪,父女两笑打闹。
突然,雷军把易小海朝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