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

愿意依附他,这倒不是问题,其实你也说对一半,朱家不再为权贵,很多优秀人才将不会再依附朱家,所以我现在正在考虑把朱家的另一项财富,人才资源交给你和你岳父。”

范宁顿时明白了,朱元甫指的是朱家培养的人才。

大宋的权贵世家会吸引大量人才来投靠,有的是自己培养,有的是恩养,他们中间的佼佼者会得到为官的机会,出仕为官,就像吴县县令高飞,他就属于朱家恩养的门生,并提供财力支援,使他现在已升为常州通判,像高飞这样的顶级朱氏门生一共有十三人,都是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但考中进士的门生毕竟是少数,还有很多没有考上进士的门生,他们大多出任管事,执掌朱氏各地的产业,另外还有武士,像剑梅子、徐庆等等,都属于朱家恩养的武士,另外朱元丰培养的二十名死士其实也是朱家的人力资源。

这是另一种财产,而且有局限性,一旦朱家权贵光环消失,很多优秀人才就会自动离去,留下的大多时平庸之辈。

范宁默默点点头,不知道朱元甫会把什么人给自己。

朱元甫缓缓道:“我准备给你两文八武,都是朱氏文渊堂的顶级人才,忠诚度不亚于剑梅子。”

范宁看了一眼朱元丰,朱元丰笑道:“我的二十名死士也是属于朱门武社,其中四人就包括在你祖父给你的八人之中,其余十六人还是继续跟我吧!”

范宁不再客气,起身长施一礼,“孙婿多谢祖父厚爱!”

……

朱元甫给范宁的两文八武,是指两个文士和八名武士,两个文士一个叫公孙玄策,一个叫张博,都是四十岁左右,科班出身,是朱氏文渊堂的成员。

朱氏文渊堂位于吴江,是由朱元甫的父亲创办,由十三人组成,相当于豪门权贵恩养的门客清客之类,基本上每个权贵豪门都有这样的智囊团组织,朱家也不例外,文渊堂由老二朱元骏掌管,几年前朱家分裂后,文渊堂也一分为二,朱元骏带走七人,朱元甫留下了六人。

朱元骏带走的七人都以各种理由辞职走了,在朱元骏被罢官后,最后一人也不告而别,投奔新的恩主。

而跟随朱元甫的六名文渊堂成员也好不到哪里去,朱元甫在老家的三个儿子都是平庸之辈,吸引不了优秀人才为他们效力,这六人中有两人前年辞职走人,最后剩下的四人也萌生去意,朱元甫索性给了他们三个选择的机会,要么领一笔钱回乡,要么跟随自己的长子朱孝云,要么跟随孙女婿范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