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举棋不定

手中,秦王前次被扳倒的走私一案中,他也有份,如果将来真的是秦王登位,他肯定是活不成了,为此,这几个月罗广才一直就在焦虑不安中度过,李维正的回来使他心中又燃起一线希望,或许能从李维正这里听到一点让他感到安慰的分析。

李维正半天没有说话,他背着手来房间里来回踱步,他根本就不相信秦王还会有机会,这不仅仅是他知道历史上是朱允炆最后胜出,更关键是朱元璋绝对不会立一个德行有失的儿子为太子,秦王不仅野心勃勃,而且他在西安荒淫无耻,滥杀无辜,这样的人若为帝,会毁了大明尚不牢固的根基,至于朱元璋为什么对秦王的彰显的野心视而不见,甚至有纵容的迹象,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朱元璋是在冷眼旁观,到底有多少儿子在窥视这个太子之位?

至于自己卷进这个漩涡的后果,他也已经看明白了,无论是秦王想置他于死地,还是詹徽有杀他之心,甚至燕王在后面做手脚,其实这些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在朱元璋能不能容忍自己,能杀自己的人也只有朱元璋。

关键就在明天,明天的述职若能通过,那他眼前的危机暂时就解了,他就可以从容布局,力保他的高丽战略能够实现。

想到这,李维正轻轻拍了拍罗广才的肩膀道:“你不用担心,皇上的心机你是看不懂的,笑到最后的人未必会是秦王。”

……

天已经渐渐黑了,御书房的灯光依然灯火通明,朱元璋和往常一样忙碌地批阅着奏折,在他的生活中几乎就没有什么闲余时间,每天他需要三次上朝,和群臣共商国事,每天要批阅奏折到半夜,日复一日,繁重的公务也渐渐侵蚀他的身体,使他日渐苍老,精力和体力也大不如从前,而这段时间他的老态表现得格外明显,自从传来太子在陕西病势恶化的消息后,担忧和焦虑几乎压弯了这位开国皇帝的脊梁,他不仅仅是担忧儿子的病势,更重要是大明帝国的将来,谁能继承他的事业?

虽然太子尚在,但朱元璋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个残酷的现实,取消长子朱标的皇位继承权,尽管感情上难以接受,但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他只能牺牲长子的利益了,最近他一直在考虑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立四子燕王朱棣为太子,其次是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这是两个完全迥异的方案,立燕王意味着治国将延续强硬的风格,这是朱元璋不愿看到的,立皇长孙朱允炆既能维护嫡长继承的原则,又可安慰失位的长子,也是一个良策,但皇长孙朱允炆却太过于文弱,这一点略微不符合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