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69章 工笔

过,那些画的修复装裱都非常厉害,当时我就想说要是将来我的巨幅作品也交给这样的高手来装裱就好了,只是不知道这高手匠人等不等得到我创作完成的那一天……”

见周至听得瞪起了眼睛,崔如拙才赶紧解释:“我的意思是……我当时以为,那么深厚的修复装裱功力,完成者应该是很老的老人了,却不料竟然这么年轻!”

“肘子你看……”启老也是创作者,知道这样的巨幅作品对一个画家成名的重要性,跟周至示意,意思是能帮就帮。

这事儿其实对周至来说并不难,于是笑道:“拼纸的活也没啥,就是往板墙上刷规整,等到创作完成后再从木板墙上揭裱下来,重新装裱完成即可。”

“那就赶快看东西。”王老爷子说道:“要是同意交换的话,明天就可以叫木工来做墙,接着糊墙贴纸,尽快完成。”

周至笑着表示同意,终于翻开了册页。

才打开第一页,周至就不由得叫了一声:“好!妙极!”

石涛最著名的画作就是大写意的山水,花鸟,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强调的是一个“师法自然”。

其笔下山水构图从来不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但总给人一种亲切自然之感,仿佛画中的山水本就应该是这那副模样一般。

画面里被他构筑起来的自身的精神世界和山水理想,能够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无论自然的淙淙流水,静寂的小桥人家,或者不知岁月的苍松老树,悠然自得的居士闲达,其实都是石涛生活、蒙养、游历、感悟,心与自然的水墨交融。即是中国古典山水画的艺术哲学,也是形而上精神陈述。

他的山水是活的,有灵性的,有气韵的。这种变化是刻意的又似天成。仰之弥高,望之有观者不觉入画之感。大写意尤重意蕴,往往气魄雄伟,恣肆奔放,刚劲雄浑,沉着痛快,达到了力辟混沌的自由境界。

水墨处苍润兼济,耐人回味。在“尤喜用湿笔”的石涛手里,往往枯湿浓淡兼施并用,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加上笔法变化丰富多端,甚至能够达到“一笔写之,兼顾浓淡”的境界。

这些都是周至欣赏惯了的石涛,然而这份册页里的石涛,却又是另外的一重境界。

原因就在于他引入了“工笔”。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段内,工笔画和写意画,属于两个毫无关联的画种,到了宋代,大致是从画龙开始,为了营造龙在风雨冥晦,烟涛微茫中出没的情形,工笔和写意有了初步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