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四章 推波助澜

的控马技术,天生的弓箭手,这一切都暗示着这家药铺的不同寻常,它确实不同寻常,这家药铺便是北隋军设在长安的情报总堂。

情报堂堂主名叫蒋通,也就是那个长着长胳膊的天生弓箭手,药铺的掌柜,他在北隋军中的职务是鹰击郎将,隶属于北隋内卫军。

长安情报堂在三年前成立,如果已经发展为三百多人,下属五个情报点,潼关外的那家杂货铺就是其中一个情报点,当初救走代王杨侑,也是长安情报堂派武艺高强的探子协助谢思礼完成。

阿喜郎知道自己骑马又暴露了马术,吓得他吐一下舌头,向后院奔去,掌柜蒋通从后面追上,骂道:“臭小子,先把东西给我再跑。”

阿喜郎这才收起玩笑之心,闪身进一间偏房,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也是一名隋军斥候,年纪虽然不大,但已从军六年,当了六年的骑兵,练就一身高超的骑射,是一名年轻的旅帅,后来被调到蒋通手下,跟他一起来长安做情报探子,他每天都要去一趟城外的码头取药,实际他是去收发情报,他们靠信鹰和太原联系,但在长安城内不敢养鹰,会被人发现。

阿喜郎取出一管红色情报递给蒋通,蒋通的脸色立刻凝重起来,这表示有重要事情,他小心翼翼从竹管里抽出一卷薄薄的纱巾,慢慢摊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蒋通反复读了几遍,又想了一想,抬起头对阿喜郎道:“我们有事情做了。”

.......次日,刚刚沉寂的长安舆论忽然又热闹起来,本来已经没有多少人谈的弘农郡之战,又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不同时的是,这次谈论的话题更深,范围更广,长安人仿佛一夜之间开了窍,很多不被人注意的细节也都一一曝光,这次舆论的焦点直指当今皇帝李渊。

平康坊贵仁酒肆,这是长安城有名的酒肆,占地十余亩,楼高四层,规模庞大,这座酒肆是窦家的产业,每年都能带来滚滚利润。

中午时分,酒肆内酒客满座,谈笑风生,格外热闹,坐在靠窗的一群人正围着一起谈论着什么,把许多好事者也引了过去,端着酒杯在一旁竖耳聆听。

说话者是一个四十余岁的清客,留着一尺长的黑须,目光敏锐,格外健谈。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黄君汉在军营内召集校尉以上军官议事,愿意投降者跟他,不愿意跟随者回潼关,当时有五千多人回潼关,那时天色还是黄昏,而杨元庆是一更时分以后才发动渡河攻势,这中间有几个时辰时间,齐王居然按兵不动,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