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1章

第921章

齐天笑了笑:“岳父别急,我让他们种植水稻,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培育新的品种,优质水稻。”

“新的品种?啥品种?”

“杂交水稻。”

啥?

朱父听懵了,杂交,啥杂交?咋杂交?

解释起来虽然麻烦,但朱父既要跟着自己干活,就必须懂一点。

齐天只能不厌其烦地解释:“杂交水稻,就是不断改进水稻的品种,差的扔掉,优质的继续培育,直到,培育出一点五倍产量的水稻,这就是杂交水稻了。”

“一点五倍?啥一点五倍?”

朱父还是一头雾水。

看来岳父对于数理化是一窍不通,齐天耐心继续道:“种植普通水稻,一亩地也就产个一百斤,种植杂交水稻,一亩地至少一百五十斤。”

如果一切顺利,说不定还能培育出来一点七倍的极品水稻。

到时候,能节省出一半的农民从事其他生产活动,那,经济才能够起飞,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发展。

“净扯淡,啥水稻能产那么些?你呀,就是在浪费银子!”

朱父负着手,一脸不高兴。

“再说了,你想要水稻产量高,你不如多租一百亩地,那两百亩地,就是一百亩地的两倍产量,不一样吗!”

齐天好笑:“这当然不一样,咱们中原北方干旱,南方水涝,可耕种面积本来就少,想要在这么少的可耕种面积上提高产量,就只能培育优质的种苗。”

“也只有培育出优质种苗,才能够推广到整个中原,解决温饱的问题。”

“只有解决温饱......”

说到这里,齐天忽然顿住,闭上了嘴巴。

继续说下去,朱父也不会懂。

因为他就没有经历过那种人人都能吃饱饭,开始追求精神世界,追求梦想的生活。

像现在这样,家家户户所有的人为了生存,只能下地干活,根本没有力气去研究什么数理化,没有精力去做木工、水工之类的工种。

社会也就永远无法进步。

目前他最渺小的目标,也是让中原的百姓,至少能够达到八 九十年代生活水平的目标

但他也知道,想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五六十年的时间。

而且,大前提还是必须培育出优质的水稻。

果然,朱父见他不说了,只当他是没词儿了,不由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