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 礼乐制度(2)
🎁美女直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诸侯纷纷崛起,他们开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这些新的声音被称为新声。由于这些新声与传统的雅乐有所不同,人们便将周之雅乐称为古乐。雅乐通常使用钟磬等大型乐器演奏,注重五音的协调,以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郑、卫之声”常常与“雅乐”相对举,最初指代的是郑国和卫国所创作的音乐。儒家学派将郑、卫之声斥责为“淫声”,但这里仅仅指的是他们的音乐,而非诗歌。郑、卫之声通常由管弦类乐器演奏,五音不调,令人心烦意乱。儒家学者认为这种音乐不利于推行道德教育,甚至对政权统治有危害,因此将它视为导致社会混乱和国家灭亡的声音。

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后来的人们把那些不符合乐理、五音不调的音乐都归类为郑、卫之声,或者称为“淫声”。

西汉初期,宗庙祭祀乐中有一部分延续了周代的雅乐,而大部分则是叔孙通根据周代雅乐的标准创造出来的祭祀乐。到了汉武帝时期,雅乐发生了新的变化,吸收了郑、卫之声的音乐特色,形成了汉代特有的新型雅乐,并在郊祀活动中演奏。

西汉立国之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郑、卫之声所涵盖的音乐类型不断增多,其影响范围比以前更广。

在宫廷中,日常的筵席和享乐活动都经常奏响郑、卫之声。与此同时,随着西汉版图的扩大,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这使得民族乐舞开始传入中原,并迅速流行起来。此外,百戏、夷族乐舞以及民间音乐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西汉时期,中央乐署机构基本上沿袭了秦代的设置。这些乐署机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娱神为主的乐官;另一类则是以娱人为主的乐官。在汉初的时候,雅乐与郑、卫之声相互独立,没有混杂在一起。

而太乐和乐府作为两个重要的音乐机构,各自有着明确的职责分工。太乐主要负责在宗庙祭祀仪式中演奏雅乐,而乐府则负责日常的筵席娱乐活动中的用乐。这样的分工确保了不同场合下音乐的专业性和适宜性。

在西汉之前,太乐采用的是世官制,而当西汉建立国家之后,这种制度发生了改变,转而采用官僚制,并设立了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制度。在乐府中,既有着长期任职的乐人,也有通过征发来的乐人。由于汉武帝创造的汉代新式雅乐中混合了郑、卫之声的音乐特色,所以只有乐府才有能力承担演奏汉代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