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六一章 北伐

历史上,郑成功攻打南京是经营了十几年后的爆发,手里有足够的本钱,本书中的郑成功还羽翼未丰,对福建更感兴趣。)

郑家军这次从长江口进入内陆,到南京地区参战,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的“海军陆战队”不擅长攻城拔寨,巨舰大炮是大海里的霸主。在陆战中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明明占据主场。却在福建会战中得到的利益最少,干脆以退为进。服从隆武帝的命令来到南京参战,并没有打算在这里久留……郑家军这次参战出动了大小战船数百艘,耗费钱粮无数,在福建方面却步步退让,为了顾全大局做了太多的牺牲,可以说仁至义尽,希望能早日回师福建。

但是南京还没有攻克,郑家水师暂时还不能走,还得继续留在这里防止谭泰逃跑。看着其他各路友军到处抢地盘,内部其实已经有很多怨言,搞得郑成功压力很大……不错,他刚刚进封国公,手下将领也大多加官进爵,但这都是一纸空爵,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在东征这场饕餮盛宴中,郑氏集团一直在义务劳动。忙着端盘子上菜,看着别人大吃二喝,如果隆武朝廷不给予一定的补偿,会寒了三军将士的心。

无论大义还是私情。他即对得起大明朝廷,也对得起隆武帝,唯独最对不起自己的郑氏集团。现在是时候考虑一下郑氏集团的利益了,但是郑成功本身也是一个大军阀。和隆武朝廷的存在利益冲突,并直接表现在和万元吉的矛盾上。福建的地盘如果划分不公,郑成功会毫不犹豫地回师厦门,不当这个冤大头。

作为一代人杰,郑成功的政治嗅觉又比金声桓高了一大截,在朱聿鐭念的这篇祝文中,有些被金声桓忽略的信息,却被他敏锐地抓住了……金声桓只注意到“北伐”这个关键词,郑成功却注意到前面还有一个关键词——“南京”,北伐的前提是攻占南京,却没有提苏杭和福建,换句话说,东征下一步的重心就是收复南京,然后就要图谋北伐,福建却被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这对急于返回福建的郑成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南京不是那么好打的,一天没有打下来,郑家水师就得留在这里站一天桩,一年没有打下来,郑家水师难得也得站一年的桩?据说宁镇会战结束后,隆武朝廷就在紧锣密鼓地招降佟养甲,万一南京还没有打下来,福建那边却分完了蛋糕,他郑成功岂不是枉做好人?

从这篇祝文中,郑成功还强烈地感觉到,隆武朝廷对日益强大的武勋集团非常担心,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压,在这种大环境下,郑氏集团的利益由谁来保证?很明显,隆武帝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