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六五章 利用

唐朝的苏州至东晋南迁以来,它始终是江南重镇,与扬州、常州同为江南的经济中心,自古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誉。

“侍郎请看,南边是上方山楞伽寺塔,而北面是虎丘云岩寺塔,这一南一北,传说一为镇阴一为镇阳,阴阳和谐,涵护着苏州的灵气不竭,所以此地人才辈出,自古就为养老送终的宝地,老夫退仕之后,也打算在此觅地建一处园子,颐养天年。”

说话的是苏州刺史崔焕,他也是世家名门,大唐崔家起源于两处,一是博陵崔氏,如崔翘、崔光远;另一处则是清河崔氏,崔焕便是其中代表,他年约五旬,长得矮小清瘦,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能将人的心一眼看透,安史之乱后,崔焕出任大唐宰相,为大唐经济的复苏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刻,李清已换乘一条小船,橹浆划动清波,小船在白墙黑瓦间穿行,崔焕则站在他身边,兴致盎然地讲了一番苏州的风土人情,话题一转,又给他简单介绍苏州的现状,“苏州现有户七万六千,人口六十三万余人,下辖吴城、昆山、嘉兴、常熟、长洲、海盐六县,土地膏腴,实为我大唐粮仓,这里的吴绫也极有名,侍郎回 去时不妨给家人带上一些。”

李清轻捋黑须,微微笑道:“多谢崔刺史一路介绍,只是皇上催促柜坊一案,还烦请先带我到现场一观。”

崔焕瞥了一眼这位大唐最年轻的从三品高官,见他态度谦和、谈吐文雅,和传说中那个敢杀吐蕃赞普的青面恶人大不相同,心中也暗暗诧异,但他的惊讶却不露于颜表,抬手向前一指,笑道:“侍郎果然敬业,老夫佩服,现在我们所去之路便是柜坊旧地,侍郎请看远处那座白色石桥,叫江村桥,运河穿桥而过,柜坊便建在桥边,为往来商船必经之地。”

李清搭手帘向前望去,在小河的尽头横着另一条大河,果然一座白色的三眼拱桥跨在河上,河边船舶众多,大多为运货的平底船,但在小河的尽头却停着几艘乌蓬船,将河道逼得只剩窄窄一条水道。

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吵嚷之声,李清的小船慢慢减速停了下来,崔焕眉头一皱,怒道:“前面出了什么事?为何堵住船道?”

前面开道的一艘小船驶了过来,船上一名衙役躬身禀报道:“使君,前方一艘乌蓬船横在河中堵住了去路,我们命他们让开,可船上一个读书人却说、却说……”衙役瞥了一眼李清,后面的话却不敢说出口。

“他说了什么,可是和我有关?”

李清笑了笑道:“不妨直说,我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