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 炮制忽里台

了数次会谈之后终于得到了他的支持。如果现在带兵撤退,将会前功尽弃。

而且,即便现在急着回去,也无法动摇阿里不哥在本国的优势地位,忽必烈在忽里台上并无明显优势。

虽说忽里台本是公平的,但也受实力的影响。没有军事力量将会怎么样,一度被剥夺了权力的忽必烈比谁都清楚。因此,不如在此保障自己的实力,继续攻打南宋,才算是继承祖父的遗志,给族人留下好印象。

军权即权力。谁拥有军权,谁就在忽里台上拥有发言权和主导权。蒙哥之所以能够继承汗位,就是以拖雷家和拔都家的军事实力为基础的。这是最好的实证。

聪明的忽必烈马上明白了巴特尔的用意。

“如果现在撤兵,就会让兀良哈台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我们绝对不能这么做。郝经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不顾大义。按照之前的作战计划,进攻鄂州。”

于是,方针最终确定了。

现在撤兵,阿里不哥手中掌握霸权,忽必烈没多大希望。这真是一次决定命运的决断。

对于忽必烈的这个英勇决断,宋子贞以及严忠济的幕僚都非常感佩,也让蒙古人和南宋军队感到非常惊冴,众人都以为,忽必烈肯定会撤军。

南宋的水军原本想等忽必烈率军撤退的时候,乘势追击,一举将其歼灭,但没想到忽必烈非但没有撤军,反而一举渡过了淮河,其势难以阻挡。原本不习水性的蒙古军轻易渡过淮河,南宋军的士气大大受损。

鄂州的守将是南宋重臣贾似道。虽然他奉理宗之命守城,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要为南宋卖命。

贾似道在没有理宗同意的情況下,便跟忽必烈提出了议和,企图卖国求荣。

“如果贵军停战,宋天子愿意臣服大蒙古。”

忽必烈见贾似道前来求和,不禁将他耻笑一番,拒绝了。但是,忽必烈的亲信郝经却建议道:“我们再攻打鄂州也没有什么意义。继承先帝的遗志扩充了兵力,因此没有必要继续攻打鄂州了。阿里不哥在哈剌和林独掌政权,已经开始大肆活动,以便在忽里台上取得汗位。殿下您是亲王之首,理应尽快回蒙古,就任监国,掌握忽里台的主动权。”

忽必烈听取了他的建议。他虽然不想回哈剌和林,但继续攻打鄂州的确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于是,贾似道的议和请求便成了一个很好的台阶。但是,忽必烈不能让对方看出自己的本意,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议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