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七三章 传话

奸必须是不同戴天的死敌,他却以高官厚禄招降田雄,再做任何辩解都苍白无力……在各种诛心的责问和谩骂中,杨廷麟被描述成一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权臣,为了党争可以出卖自己的操守和信念,满嘴谎言和欺骗的无耻小人。

军阀的命根子是地盘和军队,文官的命根子是资历和声望,所以才有“养望”这一说,军阀如果没了军队,有地盘也占不住,文官的名声一旦搞臭了,政治生命就结束了。杨廷麟再写任何文章,迎来的只是铺天盖地的口水和唾骂,没人和他论战,他已经失去了参与论战的资格。

一片焦头烂额中,隆武帝派来的密使终于赶到江南,给杨廷麟、汤来贺等人送来一份密旨。

三天后,在朱聿鐭、汪克凡、汤来贺等大佬都在场的一个小型会议上,马吉祥明确表态,支持设立北伐提督,而且北伐一日未成功,北京一日未光复,北伐提督就一日不可轻废,至于北伐提督的人选,当然是隆武朝第一善战之将,楚军统帅汪克凡……

选择马吉祥做中间的传话人,隆武帝和文官集团煞费苦心。要当好这个传话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忠于和支持隆武帝,又不能属于文官集团,在这场斗争中态度比较超然;第二要有一定的地位和分量,要能和汪克凡说得上话,小鱼小虾没资格掺和;第三要有一定的谈判能力,尽可能的维护隆武帝和文官阶层的利益……把整个江南扒拉一边,同时符合这三条的人少而又少,只有马吉祥最合适。

马吉祥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隆武帝的“亲兵队长”,突然表态支持设立北伐提督,等于替隆武帝本人点头了。当天晚上,他孤身拜访汪克凡,展开了实质性的谈判……

与此同时,隆武帝又派出一位钦差大臣——南党大佬郭维经,率领文武官员数十人,赶来南京接替杨廷麟。

这批文武官员都是江南三省的接受大员,即将出任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等地方官,其中楚勋的官员占了一多半,帝党和南党的加起来占了一小半,偏偏没有东林党的人。隆武帝既然准备妥协,楚勋集团作为胜利者当然要占大头,朝廷也不能完全放弃,只有东林党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完全放弃,江南虽然是他们的大本营,以后也别想东山再起。

郭维经还没有赶到南京,汪克凡就收到了消息,对于隆武帝如此大踏步的退让,他多少有些意外。除此之外,在和马吉祥的讨价还价中,他也发现设立北伐提督并不是隆武帝的底价,其他方面似乎还可以大幅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