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

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带兵打仗,可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范爱卿很年轻,朕希望你多多锻炼,不断磨练自己,成为你祖父那样的治国之臣。”

范宁微微欠身,“微臣一定努力,不辜负陛下的期待。”

赵祯欣慰地点点头,“大臣是这样,其实君王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开国之君,有守成之君,有中兴之君,也有励精图治之君。比如汉朝,高祖为开国之君,开创大汉四百年江山,惠帝则是守成之君,他也想有所作为,但吕后之祸却使他不得不为维持刘氏江山而苦苦支撑,文景则是励精图治之君,轻徭薄赋,复国力,积财富,到了武帝就成了中兴之帝,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驱逐匈奴于万里之外,威加四方,使万国来朝。思古以喻今,朕不敢说是中兴之君,但朕希望自己能是励精图治之君,为大宋积累财富,增强国力,在朕一朝,恐怕是看不到收复幽燕,灭国党项那一天了,朕希望自己的继承者能成为大宋的中兴之君,一洗百年耻辱,收复大汉遗地,重振大汉之风采。”

说到这,赵祯有些情绪激动,慢慢闭上眼睛,范宁发现对面的赵仲针的眼中燃起一种火苗,那是一种难以掩饰的雄心万丈的激动。

这时,范宁忽然有一种明悟,赵祯已经从思念张贵妃的情绪化的心境中解脱出来,开始理智地考虑大宋的未来,而不是靠感情来决定继承者。

无论如何,琅琊王赵文恽不是一个中兴之帝,如果他登基肯定是一个平庸之帝,而且将会使外戚专权,大宋内斗加剧,相信赵祯也明白这一点。

巨鹿王赵宗实也不是中兴之帝,他像汉惠帝,来不及发挥自己的才能便早早夭折,历史上的赵宗实只登基四年便病逝。

看来赵祯给赵宗实的定义是守成之君,也由此可见他对赵宗实很不满意,但赵宗实生了一个好儿子,使他在赵祯心中赢得了最重要的一道砝码。

范宁基本上已能肯定,赵文恽出局了,他实在比不过超然绝伦的宋神宗赵仲针。

但让范宁有些困惑的是,自己是知道赵宗实命不长久,只登基四年便驾崩,让位给长子赵仲针,但赵祯又怎么知道,万一赵宗实在位二三十年,岂不是耽误了赵仲针?

难道赵祯想直接立皇太孙,绕过赵宗实不成?如果是这样,历史就被改变了,不再有宋英宗,直接是宋神宗上位。

但历史上的赵祯还有两年不到就要驾崩,那时赵仲针才十四岁,还不到法定执政年龄,还有四年怎么办?

由曹皇后垂帘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