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六五章 提督

,在江淮地区的外围防线不断发起进攻,以速战速决的方式不断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当量变累计到质变的时候,明军就可以大举北伐,一举攻占北京,把满清赶出关外……

这么一大篇,写的都是什么啊!

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们个个都是文字高手,这篇文章却看得似懂非懂,歧义丛生。大家的理解都不太一样。汪克凡在这篇文章里生造了很多新词,大家只能望文生义。连猜带蒙,虽然大致能猜到他的意思。想要抓住他的破绽进行反击,却没那么容易了。

比如“经济”这个词,不就是钱粮吗?也可解为经世济民,但在这篇文章中的含义明显有所不同,还和钱粮有关,却又高了一个层次,结合上下文大致能明白汪克凡的意思,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太讨厌了!

想打笔墨官司,就要咬文嚼字。自己都说不清楚,又怎么反驳汪克凡?

汤来贺和万元吉并不关心这些细枝末节,他们关心的,是这篇文章后面蕴含的政治含义,汪克凡非常清晰地提出,要把江南三省团结在一起,分明是想把江南三省都一口吞掉……他好像在字里行间提出条件,把江南三省都给我,我自然会率领楚军渡江北伐。

“这怎么可能?难道他想做江南总督。顺便把浙闽总督也兼了?”万元吉冷笑一声,愤慨地说道:“再加上湖广和江西,他的治下就有五个省,朝廷反过来要向他纳贡了!”

“不。不是这个意思,他没打算当总督的。”汤来贺的神色异常郑重,好像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指着那篇文章的某处说道:“你来看这句话——‘江南三省应该划成一个大的战区’,汪克凡说的很明白了。他想让东征提督变成一个常设官职,架在总督和巡抚之上。呵呵,说不准他连江南总督也不想设,把南直隶和浙江都握在手中,至于你这个闽赣总督嘛,当然还得听到调遣。”

明朝的提督分好几种,除了提督操江、锦衣卫提督、京营提督等等之外,真正厉害的是因事而设的战时提督,比如抗日援朝的李如松,比如东征提督汪克凡,这种战时提督的权力非常大,战区之内的军政事务都要听他指挥,比如这次东征中,万元吉身为闽赣总督,就要受汪克凡节制。

和满清的大将军制度一样,明朝的战时提督也是临时职务,打完仗必须撤职免权,汪克凡现在还是东征提督,是因为江南战事还没有结束,而隆武帝和东林党联合,争的就是东征结束后的权力,把江南三省变成由朝廷中枢直接控制的普通省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