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投降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中日北京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日本彻底退出了战场,而腾出手来的中国军队无疑可以将更多的军队投入到战场上。
这让本就焦急的英法等国更加坐不住了。
12月12日英国外交使臣朱尔典抵达了天津,对此中国外务部只派了一个低级官员前往天津迎接。
对此,朱尔典非常不满。想当初在前清时,他那次出现不是引起轰动的,甚至就连满清统治者慈禧太后都畏惧他。但仅仅数年间,自己的待遇就急转直下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江河日下的英国,已经不能够再让中国感到恐惧了,在战场上获得了胜利的中国,也已经不再惧怕英国了。
更何况这一次他还是来求和的,中国方面不给他面子,他也没有办法。
12月13日,法国外交部长亚历山大?里博也抵达了天津。虽然法国政府的危机已经暂时解除了,但法国社会依旧暗流汹涌,如果法国政府不能够早日结束战争,将被俘的法国军队救回法国的话,法国政府依旧将面临被推翻的后果。
因此,法国外交部长亚历山大?里博,在下船之后,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明,中国和法国直接,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之前的战争,只不过是误会而已。中法两国,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俄国外交大臣伊兹伏尔斯基于12月15日抵达北京,他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到了鄂木斯克,然后进入了中国军队的控制区。再从陆路到中国新疆,然后坐火车抵达北京的,所以比较慢。
英法俄三国的外交官员,都齐聚京城,为了结束战争而谈判!
12月13日上午,朱尔典爵士抵达京城的第二天,中国外务大臣张佩伦在外务部的会客室内,会见了朱尔典。
只不过,这一次的会面,并不让人愉快。英国人打了败仗,却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就好像他们依旧是世界第一强国一样。
“朱尔典阁下,欢迎您再次来到中国!”张佩伦笑着说道。(在中英开战之后,为了表达对中国的抗议,英国曾召回了所以外交官。)
“见到您非常高兴,外务大臣阁下!”张佩伦也是满脸的笑容。
之后,两人开始了寒暄,可是谁都没有先开口谈正事,反而谈起了天气、法律之类的。张佩伦作为北洋的精锐,曾经留过洋。对英国也是非常的了解。这样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朱尔典先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