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九章 心理之战

到二十吊钱,一石米。

.......宋金刚自然听不到他侄儿的自我夸耀,他背着手在大营内来回踱步,心中还在想着杨元庆的那句话,‘如果他能取刘武周而代之.....’

宋金刚也并非善类,当初他投靠漫天王王拔须时,就是想取王拔须而代之,只是当时出任幽州总管的杨元庆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剿灭了王拔须,他后来想自立造反,却被魏刀儿抢先,他只能来投靠刘武周,宋金刚的想法是等刘武周做大后,他可以从刘武周手上分出去自立。

可眼下的局势使他的希望破灭,杨元庆强势进入太原以北,刘武周就像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蹦跶了,他宋金刚又该何去何从?

其实宋金刚和刘武周也有很深的矛盾,刘武周是以抢掠维持军队和政权,而宋金刚则主张以民养军,不可竭泽而渔,最后把自己逼到绝路,这也是经过几年造反后,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凡事以掠夺为生的叛军几乎都销声匿迹了,而存活壮大的势力都是以民养军,比如窦建德、瓦岗军、李渊、萧铣、杜伏威,这些都是以民养军得以壮大。

宋金刚不止一次劝过刘武周,但双方都是不欢而散,也由此有了分歧和矛盾,只是没有危机出现时双方的矛盾都掩饰的比较好,现在危机出现了,矛盾和分歧开始掩饰不住,宋金刚便生出了异心。

.........刘武周的大军已经占据了榆林城,但刘武周并没有继续追赶,他也知道这极可能是杨元庆的诱兵之计,他知道自己若不追赶,杨元庆很可能会调过头来和自己决战。

此时的榆林城已是一座空城,没有一个居民,刘武周命令自己的五万御林军进驻城内,随军携带的粮食和各种物资也放进城内,就在这时,刘武周却得到一个意外的情报,榆林城的一座粮仓内还有一部分粮食没有搬走。

这个情报令刘武周大喜过望,他立刻赶到了粮仓视察。

榆林城是丰州军囤积物资的后勤重地,修建有十座仓库,位于城池西北,紧靠一条连通黄河的运河,这是丰州所有城池的共同特点,仓库肯定是靠河边,便于运输,丰州充分利用黄河,内河运输极为发达。

榆林城的十座仓库位于城内,有水门将城内外运河隔断,另外在十座仓库修建有高高的仓墙和岗哨塔,使仓库变成了城中之城,是整个城内戒备最森严之处。

杨元庆在撤走的同时,将仓库内的粮食物资也一并运走,或许是撤走得比较仓促的缘故,其中一座粮仓内还留下了部分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