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531章 斗争激烈(上)

们,连御史中丞邓雍也答应明天在朝会上表态反对北伐。”

李延庆点了点头,如果大部分朝臣都反对北伐,那他们明天获胜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一旦大宋真的取消北伐,或许历史的进程就会由此改变。

这时,范致虚忽然想起一事,对李延庆道:“明天大朝你也要参加,朝会议题已经定下,讨论河北事宜,包括是否北伐以及这次你们监察河北军资的情况,如果有可能,会让你做一些阐述,你事先准备一下。”

“卑职这就准备!”

这一刻李延庆信心百倍,他期待着明天朝会上的一场硬战。

……

御书房内,赵佶负手望着窗外,目光阴郁始终,在御案前面低头站着昨天才从江南赶回来的重臣童贯。

“陛下,北伐是两年前就定下的大计,否则我们也没有必要和女真人结盟了,现在东南剿匪大局已定,我们军队士气正盛,必然能大败辽军,一鼓作气夺取幽云。”

“可桌上的报告你也应该看见了!”

赵佶冷冷道:“各种物资战备不足计划的三成,这样的战备怎么去打仗?连朕都知道若没有后勤支援,战争必败无疑,你常年带兵,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陛下,河北的物资其实只是一部分,这次剿匪我们还有大量军资没有动用,完全可以用在北伐上,而且辽兵士气衰败,灭国已在即,根本不需要长期对峙,王师北上,辽军一定会望风而降,卑职坚信燕云汉人一定会箪食壶浆来迎接王师,这是陛下实现列祖列宗遗志之时,岂能因为几个大臣的反对就放弃?”

虽然童贯说得天花乱坠,但赵佶的疑虑并没有消除,一方面是他了解童贯,上次征讨西夏,童贯说得也极为动听,结果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十几年积累的兵甲物资被他丢弃殆尽,现在童贯又说得这么好听,赵佶当然对他的话有所保留。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朝臣反对北伐太激烈,以范致虚和郑居中为首的反对派得到越来越多的大臣支持,连蔡京都上书建议慎重考虑,更不要说宣德楼外面还有数千太学生在静坐抗议,强大的政治压力使赵佶迟迟下不了决心。

半晌,赵佶道:“这件事等明天朝议后再说吧!朕会慎重考虑。”

童贯暗暗叹息一声,看来促成天子下定决心比他想象的要困难,他得和王黼好好商议一番了。

……

次日天刚刚亮,李延庆便带着张豹等三人便牵马出了府门,他们刚翻身上马,一名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