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一十三章 对俑

’的争议!”

“……”两名研究员已经被震惊得无语了。

在普通大众眼里,这几件事儿就是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豆腐块,新闻当中一句话而已,起不了什么波澜。

然而在搞文史研究工作的人眼中,这是不啻于石破天惊的发现。

能够改变学界对历史的认知,解决对历史谜团的争议,这样的机会无数文史工作者兢兢业业一辈子,可能都轮不到一回。

然而两人们心自问,当这样的机会降临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自己能够把握住吗?

有多少人,哪怕是专业的文史工作者,在看到“建元四年蜀郡张造”八个字的墨迹,就能够立刻想到文史学界有关于中国第一个年号的争议?

有多少人,哪怕是专业的文史工作者,在看到类似啤酒瓶盖儿的王莽当十钱的时候,就能够立刻联想到这可能是用一种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

一次的确可以算是偶然,两次呢?三次呢?

“这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了。”陈研究员笑道:“如此说来肘子对墓葬是有研究的,看看这对儿人俑。”

“没有没有,我也就是对汉墓和宋墓相对比较熟悉一些,这对俑跟我见过的都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这是文官俑和武士俑吧?”

“对,肘子你给断断代。”

这对俑的确非常“漂亮”,武士俑秉承汉俑而来一贯的夸张,左手扶着竖立在身前,一头着地的盾牌,右手握拳,之前应该握着兵器,顶盔贯甲,甲是两胸带护胸镜片的“明光铠”样式,盾后露出的右腿穿的是裤子,古代应该叫做“裈”,脚下是平靴,威勐之极。

武俑的开脸南非橙值得称道,怒目圆睁凸出,虬髯翻卷,鼻子粗大,嘴唇厚重,嘴角下撇,下巴前突,整个姿态和表情是在收腹敛劲,“站军姿”等待检阅时的生动形象。

而文官俑的开脸就不一样了,比武将开脸小了三分之一,由“田字脸”变成了“目字脸”,眉毛低垂,目光下注,笔如悬胆,嘴唇厚而开口小,嘴角深陷入丰腴的面颊,营造出一种微笑的面容。

两耳上缘平眉,下缘与嘴角相齐,古代面相上讲这是一种福像,历史记录里刘备便是如此,还有好多佛像造像也是如此。

文官俑头戴皮冠,和周至常见的文官俑不同,似乎更类似在秦始皇兵马俑头上见到的“皮弁”,身上的广袖衫更是奇特,袖子的开口极大,俑举手齐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