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36章 他看到了诸葛亮的未来和终结

想过,当时你和司马懿同为一县县令,并没有什么区别,司马懿并没有立下什么显眼的功劳,怎么就得到了毛玠的欣赏,毛玠为什么要辟召司马家族人做他的属吏,还要为他举荐呢?”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

“太上皇,仲达他出身普通,家里还有六个弟弟,长兄司马朗早年因为一些事情而失去仕途进取之望,全家老小全部指望着他一人。

如果他不能出人头地,他的家族,他的六个弟弟,都将无所指望,他的压力真的很大,所以他为了家族,也必须要做一些事情。”

“是吗?”

郭鹏点了点头,又说道:“据我所知,司马懿与毛玠之间的关系,是因为某件事情而迅速拉近的,而那件事情与你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你想知道吗?”

诸葛亮看向了郭鹏,似乎有些犹豫。

少顷,诸葛亮摇了摇头。

“太上皇,身在官场,便如同身在漩涡,有太多太多不得已之事,臣以为,看一个官员,应当看他是否做了利国利民的事情,只要他做了利国利民的事情,他本身是如何想的,其实并不重要。”

这便是所谓的凡事论迹不论心吗?

郭鹏忽然想起这句话。

这话未必就没有道理。

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一个人如何判断,就要看他做了什么,看他所做的是否在客观上给大众带去了利益,如果是,那么就不要追究他心里的所思所想。

只要他所做的确实利国利民,确实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好处,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那就够了。

追究他所思所想,追究他做好事的动机,非要把他研究透彻,非要从他的动机中找到私心,以证明这是一个普通的俗人而不是什么高人,这似乎是没有必要的。

论心,世上无完人。

论心,他诸葛亮自己就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吗?

他所做的一切,就完全没有考虑过他自己的需求吗?

他真的圣贤如此?

怕也是未必。

郭鹏明白了。

或许就是因为如此,诸葛亮才会舍弃强大的曹操,舍弃稳固占有江东的孙权,而追随当时尚且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刘备吧。

一个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资历的聪明人,到底是经过怎样的判断,才会选择一个朝不保夕的人作为效力对象呢?

他不怕曹魏大军南下,轻而易举的就把他碾成碎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