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六章 一条记录

没有一根杂毛,四肢强健有力,是一匹不可多得的伊丽宝马,不亚于单雄信那匹乌骓马,凭着他对战马的直觉,这匹马最多三岁。

“将军,这是匹好马!”杨大郎轻轻拍了拍马匹的后背,由衷地赞道。

杨元庆笑着点点头,把马缰绳扔给了杨大郎,“大郎,这匹马归你了。”

杨大郎一怔,他慌忙摆手,“将军,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但这匹马我赏给你,你那匹马已经十五岁了,让它养老吧!”

杨大郎的战马跟了他十几年,已经衰老,不适合再冲锋陷阵,有时候他也考虑换马,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马,而这匹马他着实喜欢,他轻轻抚摸战马的鬃毛,心中感动少主人的细心。

杨元庆走回大帐,继续翻看箱子里元尚应的东西,这些都是元尚应的贴身物品,东西不多,只有几块黄金,一把镶有宝石的匕首,半只象牙圆牌,还有一本小册子。

杨元庆拿起小册子,这本册子是用西域羊皮纸裁成巴掌大小,用线装订而成,约十几页,打开翻看了一下,这里面似乎记录着一些元尚应比较隐秘的事情,第一页便写着:‘太原王兴记邸店,存钱三万五千吊,凭象牙牌可取。’

杨元庆拾起只有一半的象牙,背后刻着‘王兴’两个篆字,原来这竟是取钱的凭据,三万五千吊,这个元尚应还是颇有钱财。

他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寻找元尚应贪污军粮的证据,半只象牙原牌虽然可以证明一点,但还不够充分,杨元庆又翻脸几页,他看到了,某月某日,取粮四千斗,一连十几条记录,最近的一条就是昨天,取粮八千斗。

杨元庆兴奋起来,他立刻令道:“命粮官来见我!”

一名士兵领令奔去了,杨元庆又翻了翻册子,后面几页都是元尚应在太原城养了几名女人的情况,杨元庆对这个不感兴趣,再向后翻便是空白了,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忽然发现这里竟然有一行字迹很小的记录:‘元月初七,晋阳宫取盔甲一千五百套,横刀二千口。’

这条记录让杨元庆心中有点奇怪,倒不是说不能从晋阳宫领兵甲,而是这条记录出现在元尚应记录隐秘的小册子里,令杨元庆感到一点蹊跷,而且元尚应的军府只有一千二百人,他领的刀和盔甲明显超过这个人数,这是为什么?

杨元庆注意到元尚应用的字是‘取’,而不是‘领’,一字之差,意义就有很大不同。

他放下册子,诸多疑点使他凝神深思,难道这里面还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