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二合一 环境治理,准备出……

报刊的第一次发行, 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百姓们看着报刊上的数据,得知不仅自家丰收了,全天下都一起丰收了, 每家每户都有充足的粮食, 国库也被填满了, 不由得对国家更信任了。

阴霾扫去, 看向新的远方。

在各地,国家统一发行的报刊, 甚至被开发出了各种不同的用处。

比如同一个村子的人共同买一份报纸,阅读完了之后,就可以拿它当做认字的教材。

上过扫盲班的人当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上扫盲班的人, 也能通过报纸认识几个字。

报纸上面的内容是关系到自己的,什么亩产多少斤,平均每家每户有多少存粮等等。

村民们别的事情记不住, 但是对这种事情几乎是一听就记住了。

时不时过来看一眼, 然后再根据脑海中的内容,将上面一个个字都对上, 每每读完一遍, 脸上都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他们现在居然有这么多粮食了!

对于科举考生来说,这份报纸就更有用了,原本只关注固定板块的考生们,当终于研究透彻之后, 才有心思和精力放到别的板块。

这一看,这不就是典型素材吗?

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的事情都有, 有陛下的才智和伟业,也有一些能臣的政绩,还有天下百姓中发生的典型事迹。

写文章讲究旁征博引,这些前不久才真实发生在大家身上的事情,往往是最有感触的,说不定还正好是判卷考官自己的政绩,或者是他也欣赏的事情。

“听说这上面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都是专门请大儒来定稿的。”

“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旁的书籍写书的人怕是都没有他们厉害,咱们都学了那么多了,报纸虽然纸张用的脆薄,但是价格简直是太便宜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少了,每周才出一次,要是能天天出就好了。”

按照原本的识字率,报纸是不可能卖得这么好的。

但是扫盲班开了一期期之后,在百姓中,起码还是有了一两成的识字率。

因为是官方发行,还有城静枫这块活字招牌,加上几乎每一个板块后面都是有名有姓的人,所以百姓们都对报纸很信任。

朝臣们也都没有想到,报刊的效果会这样好。

仅仅是一张纸,上面印一些功绩、成就、文章、展望之类的东西,就能一下子引起全天下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