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

好太多了。

这里种植的稻谷叫安南稻,分两种,一种是白谷,就是大米,五月种,十月登。一种是赤谷,是一种糯米,十二月种,四月登。

这就没天理了,听说占城还要更厉害,一百天一季,一年三季不断。

这就让苏油想起了后世的蜀中,只要不是人为的瞎搞,一年家家有余粮,两年户户养鸡鸭,三年就该肥猪满圈了。

而在交趾,时间还能缩短一半。

为了切实减轻农人负担,苏油还让李道成行文各州,一丁二两丝那只是一种说法,还可以是价值等同于二两丝的粮食,葛布,蕉布。

交趾产一种芭蕉,果实个大甜美不说,蕉杆经过处理取得纤维,能够织布。

而且交趾人的纺织水平不低,“麻蕉二物,可绩而为布,细如罗纨,尤宜暑服。”

苏油特意让黎文盛找人给自己和石薇裁缝了几套,感觉的确舒服。

而在交趾人的眼里,这又成了小苏少保亲民简朴的表现之一。

四月,赤谷丰登。

如今中南各地,赋税重得可怕,有些国家,酋首,“给一斛种,岁收百斛。”

这样的剥削程度,老百姓根本就不是封建农民,而是完全的农奴。

也就是一岁三收,所以还扛得住,换到大宋,早就遍地揭竿而起了。

于是交趾人觉得,从来没有过过归宋后这么好的日子。

王宫虽然已经修好,可人家苏少保却一天都没进去过,而是住在学宫。

于是学宫外,不少被解放的农奴,都将自己地里收获的第一束水稻,送来摆放到学宫门前。

苏油命杨曙收了,作为学生的部分口粮,同时命他写了篇感谢信张贴在学宫门口,并提醒学子们记住百姓们的恩义。

人心都是肉长的,结果送来的稻米,更多了。

苏油发现交趾的鸡蛋和鸭蛋很便宜,鸡蛋三枚才一文钱,鸭蛋一枚一文钱。

这价格太不合理了,所以苏油哄抬了一下物价,让黎文盛给他收购了六千枚鸡蛋。

一个月后,苏油又把鸡苗交给了李道成,送到蚕市上,以十五文一只半价处理,作为政府补贴,卖给升龙府周围的农户饲养。

一天时间就哄抢一空。

这些资金交给石薇,成为慈济院和举子仓的运作启动资金。

黎文盛对苏油点石成金的本事儿简直叹为观止,没见苏少保买母鸡孵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