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产量

农夫正准备收获,见到三人下车就迎了上来:“学士来了,还有扁罐郎君,不知道这位是……”

苏油说道:“老李这一年辛苦了,这位是佣哥儿,城中勋贵子弟,他家的地明年也该轮作了,家中长辈叫过来看看,能不能挑点高产的新粮食种。”

老李也是当年西军死人堆里的扒拉出来的,手脚倒是都齐全,就是脸上挨过一箭,将左右脸射了个对穿,胡须遮掩下像俩酒窝,反倒让人变得有些喜庆。

就是说话从此有些大舌头。

老李说道:“那我给小郎君推荐玉黍米,扁罐少爷说万里海外那些人亩产两百斤,我看那是他们压根不会种!”

说完美滋滋地对苏油问道:“学士,那就招呼儿郎们开工?”

苏油笑道:“那就开工吧,赶紧上人手,将这片地都收了,其它几样呢?”

老李便招呼手下收割,然后说道:“在那边呢,我带学士过去看看?”

苏油说道:“马铃薯、甘薯、木薯,都看看。”

马铃薯地和甘薯地上是一条条低矮的土垄,土垄上藤子已经开始枯萎的就是马铃薯,藤子尚在青绿的是红薯。

老李扛来几把锄头:“这玩意儿也喜人,就是国公爷有交代不敢胡乱弄。”

打发走老李,苏油给赵煦和扁罐都分了一把锄头:“咱们随机刨几棵,估计下产量。”

这个种植方法来自后世,最搞笑的是直到后世九十年代以后才推广到川中。

苏油当年在地头和老人们聊天的时候,老人们说以前川中种植薯类都是种在平地上,起垄的种法在福建沿海早有采用但是他们都不知道。

起垄种植好处很多,平日里沟里可以走水,不怕淤积,收获的时候推平土垄就能得到块根和块茎,不用挖坑,收获比平地种多不说,也轻松很多。

一棵马铃薯很快被赵煦起了出来,一共刨出来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疙瘩,苏油将之收集到篮子里掂量了一下,也有两斤多了。

不过大的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小土豆。

三人随机挑了十棵,每棵有多有少,加起来也有二十多斤。

然后赵煦翻出本本来用铅笔一算:“司徒!这亩产能达到七百斤!七百斤!”

后世土豆亩产动辄两三千斤,精耕细作的试验田,万斤都有过,七百斤产量苏油也不是很吃惊。

呵呵笑道:“庄子上都是改造的上田,猪粪肥也足,又是专家精耕细作,不是普通农家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