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章 敌性列岛

国与其通好。这是建国以来的大事,不能只由幕府决定,应该奏明朝廷。”政村制止了冲动的时宗。

幕府中的人大都赞成政村的建议,对蒙古国书的回复一事则交给了朝廷。

掌握着武家政权的幕府选择了逃避,而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朝廷。朝廷接到国书之后,上上下下陷入了混乱,当时在位的天皇是龟山天皇,后嵯峨天皇作为太上皇,实施院政。

这一年,后嵯哦天皇正准备庆祝五十岁的寿辰,接到幕府的奏请之后,立即中止了寿辰的准备活动,在太上皇的住所召集重臣,连日举行会议。

左大臣近卫基平与镰仓的时宗一样,态度强硬,坚持主张立即拒绝蒙古的要求。但是由于意见不一,会议并未作出决定。

这是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蒙古使者到达日本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近卫基平在他的日记《深心院关白记》中写道:“国家珍事,大事也,万人惊叹而无他。”

结果直到二月,京都朝廷才做出不予回答的决定。

三月,镰仓的时宗继任执政,政村改任联署。

在当时的日本,京都的朝廷、幕府的将军和执政共同治天下,但是实际权力(兵权)却掌握在幕府的执政手中。一二六六年七月四日,第六代将军宗尊亲王(后嗟峨天皇之子)因被疑谋反而被剥夺将军职,送还京都。那之后,幕府的权力完全掌握在执政手中。

日本对蒙古采取了强硬的姿态。

蒙古的使者虽然在日本受到了郑重的接待,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就这样回国了。

其后,蒙古又曾经两次派出使者。在日本,时宗加强练兵,为抵御蒙古做好了准备。

一二七〇年高丽发生内乱,忽必烈派兵镇压。一二七四年,由于日本一再无视忽必烈发出的国书,他最终决定出兵。

忽必烈下令在高丽征工匠和役夫三万五百名,造大小军船九百艘。在一万五千船员中,有六千七百高丽人。

远征日本的总兵力三万三千,由蒙、汉军两万五千、高丽兵八千编制而成。

主帅为忻都,刘复亨和洪茶丘分别任左右副元帅,金方庆为高丽军团都督使。

高丽作为远征日本的旗手,在五月末,将大小战舰九百艘建造完毕。建成的船只从边山和天冠山的造船所回送到金州(庆尚南道金海)。

在造船的同时,将从蒙古、中原各地、高丽全国召集的士兵、艄公、兵器和军需集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