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听到堂堂太子居然没有认真学习过儒家经典,不禁感到惊讶和失望。她决定要好好教导这位未来的皇帝,让他了解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学说。于是,她开始详细地讲解儒家的四书五经,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着作。
除了介绍儒家的基本教义外,孔氏还谈到了古文、今文经学的区别,以及各派对于经典的不同解释和传承。她强调了儒家学说中的仁爱、礼义、忠诚等重要价值观念,并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些观念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
此外,孔氏还着重讲述了孟子与荀子思想中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这个话题引发了刘焉极大的兴趣,他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两人就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直到天光微亮才罢休。
整个夜晚,刘焉沉浸在儒家学说的世界里,不断汲取知识,思考人生哲理。而孔氏则因长时间的讲学感到疲惫不堪,但看到太子如此投入,她也倍感欣慰。最终,她不得不强行拖着刘焉去休息,承诺日后会继续向他传授儒家学说。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刘焉每天都听取孔氏讲授儒学,同时也聆听卫氏讲解兵法,以及太子妃吴氏讲述楚辞、黄老、楚墨、名家等学派的思想。此外,一些未受蛊惑的士子也前来分享他们的学识,让刘焉受益匪浅。
然而,以六傅为首的东宫属官们察觉到情况不对,担心太子被完整的百家思想所左右,失去对他们的重视。于是,他们急忙拿出删减过的“仁义道德,天人感应”等内容来劝说刘焉,试图引导他回归所谓正统的学识。
然而,如今的刘焉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再轻易受到他人意见的左右。他深知各个学派的学说皆有可取之处,应当全面吸收,融合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观点。
于是,他将这段时间的思考成果整理成册,派人送往咸阳,呈递给父皇审阅。同时,他也在信中恳请刘胥为他重新挑选一些优秀的老师来教导他,最好能够涵盖百家学说,且不藏私地传授知识。
两个月后,刘胥才收到了太子的来信。当他读到太子信中的想法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短短时间内,刘焉已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让刘胥感到十分欣喜。
只要儿子还有得救,一切就还来得及。他立刻行动起来,从平民出身的学官中精心选拔出一批百家名师,派遣至太子所在之地。与此同时,他还选派了一批长期未能得到晋升的底层官员一同前往。